為了長期的照顧,我們轉診回台中,無法移動的我,因為連坐著也不行,只好花錢讓救護車把我綁起來,平躺在床上,回到台中的醫院,這個時候的我,還是只有天花板和車窗外的天空,但是,脖子扭一下,左邊有陪著我的媽媽關心的面容,至少,心是安定的。

Day 1: 身體無法移動,躺在床上移動到醫院各個檢查室,確認體內器官都正常運作。進了病房,媽媽陪在旁邊睡了一晚。

Day 2: 身體無法移動,請家人幫忙翻身,卻沒辦法成功。弟弟妹妹陪了我一天,有幾個朋友來看我。妹妹在旁邊睡了一晚。

Day 3: 兩天相同的姿勢,腰很酸,依然不能翻身。到了晚上,我跟媽媽還有妹妹說:「我們來挑戰坐起來。」不能翻身,側面不行,正面試試好了。坐起來的感覺真好,第一次看到窗外下面原來是個市場。直視就能看見地面的世界。



Day 4: 醫生說我是骨頭裂開,只能做的事情是療養跟休息,建議我明天就出院。提議要我去買拐杖來試著著地,不能怕痛,當然也不要傷到痛處。心想,既然醫生敢保證,我也不能怕痛,試著用沒有受傷的右腳站....5秒左右。晚一點,我又站了一遍,再晚一點,我跟媽媽說想試著用拐杖去廁所看看。結果,成功了,雖然很痛,但是,試著去走,願意去試,雖然走了很久,雖然一身是汗,我還是成功去到廁所,第一次自己上廁所了。

Day 5: 出院的一天,延續昨天的的試驗,今天上走到廁所還是用拐杖試試,雖然不能說熟練,對於施力跟平衡點都有了一些掌握。下午回家後就住進爸媽一樓的房間,雖說我已經漸漸懂得如何使用拐杖,上下樓梯大概是短期之內沒辦法辦到的事情。從此,就開始我跟媽媽共睡一床的日子。

到今天已經是 Day 8,沒有什麼進展,聽說也不會有什麼進展,要等骨頭癒合,只能等。我還是不能翻身,側面的動作是高難度。正面起臥站立都漸漸順利,雖然痛處還是隱隱地痛。請假是先請一個月,其實我是完全沒把握,主管們星期六會來家裡看我,只好到時候多爭取。

謝謝關心我的各位,去的醫院是沙鹿,有些人還是第一次去那裡,Tina 一個人竟然找得到,真是奇蹟。還有大力相挺的 S 幫我送生活用品到醫院,讓媽媽跟我都省去許多麻煩。J 跟罐頭帶來很多笑聲跟溫暖,一直找不到路的前同事。還有許多人沒辦法過來的簡訊。即使已經飛到北京的 Lisa 讓我覺得好感動。三舅媽每天從家裡煮好午餐跟晚餐的新鮮配送。家人的照顧。。。

我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慶幸的是沒有其他併發的病痛。慶幸的是我有家人跟朋友。我還是很感到慶幸,即使工作方面一直讓我很擔心。

 


 

1樓


那你現在還能打網誌? 
都在家修養嗎?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差一天,工作就滿三週,心想,今天下班後就是三天的假期等著我。 員工健檢還沒去做,恐怕要趁假期前去完成。提早出門到了園區員工診所完成檢查項目。時間是已經過了正常上班時間的九點半,平常上班時間機車到處竄動,汽車也跟著搶道的新安路幾乎沒有什麼車,我依照平常的走法,確定沒有來車之後切進內車道,準備在園區二路左轉,離公司只差兩個路口了。鬼遮眼吧,我事後一直說的。即使也看了後照鏡,我還是一直沒有看到那台鐵灰色的馬3。

左骨盆著地,我的意識很清楚,看著以為要逃逸的那台馬3在遠遠的地方停下,駕駛下車說要扶我起來,除了意識很清楚的知道我的下半身這一刻無法移動,我什麼也不能做。我要他不要移動我的車,也不要移動我的人,他說要先把我的安全帽取下,我連這個動作都不能接受。警察來現場量場地,救護車送我到醫院,我只覺得整個身體中段脆弱不堪,無法接受任何的移動。



從那一刻起,我所看見的世界就只有天花板,慶幸的是,脖子雖然也受傷,只是暫時性無法轉動。醫生護士確定好我受傷的部位,問了基本資料,送我進 X 光室照 X 光,年輕的醫師要求我抬高臀部讓他放一個可以拍 X 光片的板子,我連這個要求都無法做到。然後,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傳了簡訊給妹妹「我出車禍在新竹馬偕」。靜候一個熟悉的臉孔出現。

好不容易拍完 X 光,出來急診室,一個人。急診室的員警留下園區交通大隊的電話給我,打電話過去問跟我擦撞的那位駕駛是不是已經備案。中間等了多久的時間我不知道,只覺得很久,自己一個人撐在那裡很久。手機緊握在手上不肯放,因為那似乎是唯一一個讓我從天花板的世界連向我所熟悉的地面生活的管道。醫師看完 X 光片說是骨盆其中一個骨頭裂開,不需要動手術,不過復原的時間跟骨折一樣久。三個月,至少。

我感受的疼痛是從未有過的劇烈,有過的懷疑甚至更多。知道只是骨頭裂開,雖然復原的時間是我去上班時間的四倍,至少覺得是慶幸了。

馬3的車主來了,主管來了,主管幫我詢問有關請假的細節,公司可以提供的援助,不久之後就回去上班,覺得很不好意思,工作才要上軌道,我們才剛有過第一次的會議就中段了,三個月後,我不就依然是個新人。馬 3 車主原來是我大學的校友,這個車禍是我們兩方都有錯,我沒看到他,他也沒看到我,要釐清責任就讓保險公司去談。至少他也很幫忙陪著我到下午家人和妹妹從其他地方趕來。

 


 

1樓

看你這篇又想起之前被車a的情形


希望你能儘快康復囉!!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總是無法預料,或是生命相當諷刺?

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到新竹這個地方工作,甚至是生活。

就算曾經想過要去台灣的其他城市工作,也只有過台北這個想像:

住在破舊的公寓,有一個陽台或是窗台上面栽滿其實很可能被我種死的花朵,澆水的時候可以透過生鏽的鐵窗看到小巷口往來的鄰居。可能瞥見青春的愛情正悄悄萌芽的片段,老者或男或女緩慢步行,隔壁的婆婆媽媽拖著菜藍聊八卦,幸運的話,可以看見心愛的人正要上樓敲我的門。

這是我對自己住在台北的想法。遠在那個青少年的我,遠在那個以為台北就像白先勇《台北人》書裡那樣的年代,或是存在台灣 MV 意識流正在興起的年少。

畢業之後一直在台中工作,我覺得台中相當好。即便覺得香港很可能發展成我另一個鄉愁,墨爾本相當舒適宜人,甚至覺得阿姆斯特丹的天空藍的像畫一樣美,都不曾讓我懷疑過台中的好。台中不是一個大都會,是個小城市,街道也有很老舊的地方。



像星期日開車穿過火車站附近的舊市區。說摩登的話,一點也不。可是,我就能不愛復興路跟台中路口的「台中肉圓」嗎?經過「真好吃壽司」可以感嘆已經沒有那麼 "真好吃" 了。穿過台中路往建國路的鐵路陸橋,「限高2.0M」的標示一直沒有消失,就因為要穿過陸橋那個標示的視覺暫留一直都在。陸橋出來之後右轉是火車站,火車站前是我學了兩年美語的快樂回憶,即便我們並不右轉,閉上眼睛我還是可以看到十六、七歲的我,每天進去補習班快樂的跟大家打招呼,還有正狂熱愛上英文的我們一群學生跟外籍老師好多次的課外約會。因為記憶是那樣的鮮明,眼睛閉上就可以看見,右轉,不需要。

然後,我們直走,經過以前常跟隔壁班男生約定的地點「大三元飯店」,其實我並不記得有幾次約在那裡,也許只有一、兩次,但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約在 "飯店" 門口,確實是很另類,以致印象相當的深刻。又經過綠川東西街,延伸過去有專供外文所的補習班,專科畢業專題製作時常跑的電子街,再過去是已經沒落非常非常久的「第一廣場」,還要過去一點,是衛生環境不是很好,卻好好"初" (吃) 的「高家意麵」,補習班生活的最佳食物供應處,再過去就是改變我許多的插大補習班。還是沒有往綠川東西街右轉,依然直直在民權路上行駛,往自由路前去。

到了自由路右轉,沒落的老市區,安靜悠然地坐落在那裡,即便有許多已經不營業的店家,看起來並不髒亂,所以,還能憑藉著凋零的建築回想從火車站步行到自由路口天仁茗茶樓上那個昏黃的民歌餐廳,往台中公園方向走去,以前是 ATT 百貨的「錢櫃KTV」,我曾經在那裡的八樓打工,在還不是「錢櫃 KTV 」 的 「ATT 吸引力 KTV」機房裡放著來賓點播的卡拉帶。

繼續往前走到已經關門大吉的「公園戲院」,跟往南一點的幾乎同期結束營業的「南華戲院」是學生時代貧窮的我們的電影補給站,一張六十元漲到八十元,後期應該是一百元的電影票,看到剛下檔不久的二輪片。很多難忘,很多 all time favorite 的電影都在這兩個不算乾淨的戲院,配著「阿田滷味」第一次看見。

自由路也幾乎印著我青春時期追星的軌跡,在 ATT 陪朋友等了八個小時的杜德偉,也在這裡看到還沒紅的金城武,廣場那邊還等過剛發第一張專輯《就是喜歡你》的張震嶽,似乎還有唱〈還能愛我多"ju" 〉(誤) 的溫兆倫。「公園戲院」隔壁台中市第一家 24H 營業但現在也關上大門的麥當勞。考插大那年,我們在麥當勞看書,看著看著,竟然看到古巨基從我們旁邊走過,衝向廁所。右轉過去的三商百貨,也曾經第一次看到莫文蔚的本人。在台中這樣一個小地方,見證港星F咖來都會紅的年代。

回到星期日的路線,我們經過讓人傷感的「公園戲院」以及 24H 麥當勞區段,左轉往三民路前進,當中看到光復國小旁邊騎樓的小攤子,那個老街區,老市民才去的小小玉市,讓我想起在旅行社當小妹的時候,有個業務帶我到這個地方教我如何挑玉。雖然我已經不記得挑玉的重點,對玉的興趣目前也還沒有開發出來,但是,在那種小攤子,識貨的買家跟擺出好貨的賣家,雙方對一個彼此都欣賞的物品,在價格上互相取捨,有一種很樸實的質感,雖然價格有時高昂,卻不見逼人的貴氣。

繼續往前走,負載的記憶就更多。舊市區給過我的青春印記,綠園道給我的悠閒時光,重劃區的新鮮風格,還有東區的街市吵雜,都是我對台中的各種喜愛。這麼好的地方,也許還是有無法滿足我對工作需求的時候。

所以,我往北遷移,不是年少時有過想望的台北市,而是,不曾出現在我人生規劃的地點 (是說好像也沒有很認真在規劃),新竹。

(待續)

 


1樓

新竹, 我曾經在21歲那年前往, 住過兩
年半; 因為當時與在那邊工作的台灣人
感到格格不入, 因而與菲律賓人結交甚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寫一篇看完兩個多星期的電影實在有難度。就在 9/5 趕上《囧男孩》上映第一天看了這部電影,直到現在,才交出我的心得報告。並不是有誰逼我交心得,只是我一直不能忘記這部電影,很想再衝去看一次。


原本,沒有看過任何介紹,只是要去的那天剛好在網路上看到最近爆紅的阮經天飾演其中一個男孩長大的身影,我一向對男孩成長的故事有很高度的興趣,所以決定當晚就要去看《囧男孩》。男孩成長的故事都很迷人,好像 "Demian" (討厭的中譯是《徬徨少年時》),也像 "The Man Without A Face" (中譯還是很囧,《真愛》),這兩個故事到現在仍然愛不釋手。 

 

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就去看了電影,所以,電影用《快樂王子》的故事開場,用《吹笛人》這個童話串場,乃至令人驚喜的精緻動畫都讓我意外的喜愛。《快樂王子》像是說明了這兩個失親的少年的憂鬱,而《吹笛人》也有種他們領著騙子一、二號頭銜的無奈。

導演楊雅喆故事說的相當好,他讓你一直想知道故事接下來是什麼,在即將結局前的高潮後,收尾的能力更是那麼恰到好處。讓你雖然不捨電影要演完了,結局後卻帶著滿足的感動離開。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奧運都是這樣,幾金幾銀幾銅地在期待,不管什麼國家都是。志在參加,但仍想擁抱榮耀。

我不是很奧運狂熱的人,以前對游泳跳水那些還有興趣,後來漸漸只看有台灣參加的幾個項目,畢竟比較有歸屬感。這次奧運最期待的項目除了棒球就是跆拳道,棒球的成績差強人意,跆拳道登場之後每個人都在期待朱木炎跟楊淑君。朱木炎拿下銅牌的遺憾之後,蘇麗文跟宋玉麒又奪走大把眼淚。

宋玉麒取得銅牌後跪謝父親,雖然有那麼一點老派,真摯的情感卻不曾因形式而變質。

昨晚看著報導蘇麗文不斷倒地後又不斷爬起,後段幾乎靠單腿在跆拳道場上奮戰的新聞畫面,妹妹一邊跟媽媽解釋蘇麗文為癌症父親拼戰不懈的來龍去脈,我在後面聽他們說,看著電視眼淚直流,什麼話也沒說。

蘇麗文忍著受傷的左膝,為了跟父親的約定:父親照顧好健康,女兒為銅牌努力。幾次倒地,幾次忍著傷痛爬起來繼續奮戰,心裡支撐著她的,是父親看到她的努力之後產生與癌症的奮鬥的堅決吧。新聞在蘇麗文家中訪問她的父母,媽媽說女兒是用生命在拼搏,爸爸說今天的她不管有沒有奪牌,在他們心中是最棒的。奪牌固然是肯定,即使敗北,努力纏鬥的那種生命力,在在都教導著我們堅強的意志力更是另一種美。

一面獎牌,是大家奮戰的目標,獎牌靜靜躺在那裡,等著為它競爭而來的參賽者。這些人,不分國籍,不分年齡,雖然總有為名利而來,也有為奪牌不擇手段的。排除這些,運動員挑戰極限的人文精神,確實是運動迷人之處,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對我來講是一種特別的美,總能為平凡的我帶來很多能量。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