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什麼?
以為信任提供的安全感必能讓我擁有戰鬥的自信。
我不是很純粹善良的那種人,
虛偽的人我無法交談,可以完全不理會對方,狠心地不給回應。
一旦認定是朋友的人必是百分之百給予信任。
非黑即白,我是這樣的,即使到了這個年歲還是不懂灰色地帶。
總有一天我們都死去 丟掉名字的回憶再沒有意義
總有一天我們都忘記 曾為了一個越演越爛的故事傷心
總有一天我們都嘆息 笑著緬懷有過的愚蠢的美麗
就讓現在過去
讓我握你的手 讓你握我的手
徹底了解顫抖 你會知道我
我能"用溫柔包覆勇敢,給喘息的妳笑臉"嗎?
傷害我的不是他,膚淺的傷痛很快可以癒合。
信任化成碎片後重組出來的不會再是完美無痕的表面,
站在充滿裂痕的信任基礎上,還能再給你完整的笑臉嗎?
我會檢討的。沒想到這麼快又要唱「這天」。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安靜的夏季,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平靜的表面卻有許多事情翻滾。或是為了多事之秋的鋪陳,秋天一到,那許多事,許多愁必會隨之而來。
多事,來自於異動,從來沒有想過會在年過三十,應該要安定的年歲,遷往另一個城市,開始一個新的未來。兩年前的九月,回來了,我回來熟悉的領域工作,這個九月,同樣的這個領域,真的會一直順著這條路往前走吧。就像未來主管跟我說的:「相信來到這裡,你的視野將會超越過去。 」因為同意她的話,我來了。還有六個星期,壓力已經從遠處默默地壓迫著我,雖然是這樣,很緊張,但是我卻是前所未有的雀躍,也許是為了擁有那個不曾能夠有過的視野。這個秋,會很多事。
多愁,來自於紀念。紀念這個有你誕生的月份,也紀念另一個你還有那個已經消失的時空。誕生在九月的你,讓我覺得有過羞澀的青春很幸運。另一個九月,一起在你的城市過一個不同的中秋,有粉紅色的氣流。這個九月,即將獨自到那裡的我,覺得人生很奇妙,也很諷刺。
還有一個九月,我們見了面就發生大地震,許久之後,我們也在九月分手。那次的九月,每個黃昏我都在安全帽裡安慰失落的自己,夕陽下,騎著機車吹著初秋的風,往十月的釋懷奔馳而去。
九月,我最喜歡的月份就要來了,有我一直在意的你的生日,還有我最喜歡的中秋節,還有徐徐的晚風,這個九月還有一個全新的生活等著我。。。
而現在,其實才剛剛到了八月。。。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看這部電影絕對不單純是因為小田切讓,對故事本身還抱有很高的興趣:
(節錄自《彩虹下的幸福》(前譯:彩虹老人院) 官網 劇情簡介)
沙織的父親離家多年,丟下她一人獨自生活,某日一名神秘男子突然出現,告知她父親將不久於人世,希望她能夠到養老院兼差當看護,陪父親走完最後的日子。而沙織眼前的這位美男子,其實正是父親多年的愛人—春彥。
為了解決身上背負的債務,沙織不得不答應春彥的要求,帶著複雜又不甘心的心情開始了看護的生活。這間由沙織父親開設的「卑彌呼之家」,收容了一群年少風流,年老卻孤單無依的天涯孽子,他們是父親當年開設同志酒吧所認識的「好姐妹」。沙織與這一群瘋癲又可愛的老人們,從互相看不順眼到相互依賴,甚至一起抵抗外界異樣的眼光。
以編劇出身的日本導演犬童一心,向來擅長刻劃人與人之間的微妙情感以及挑戰不尋常的戀愛故事。透過媒體報導,得知菲律賓有一個讓年邁同志安養天年的樂園,看到畫面上頭髮花白的同志老人熱心教導年輕女孩化妝的技巧,大為感動。決定以其為題材,採用大膽奔放的方式表現出每個人心中的渴望,探討人心的孤獨及對愛的需要。
雖然故事討論到放棄家人來到老人院這些人的「責任感」,大約觸及卻不打算深入的社會認同、性向認同問題,但因為這沒有標準答案,直至影片結束也沒有結果,想必在現實社會,也是一個永遠爭論不休的話題。導演似乎並不想要讓影片陷入這樣深沉的話題,減低了說教或是與衛道角力的意味。感情的刻劃也沒有愛得死去活來的痕跡。
我喜歡犬童一心說故事的方式,自然流暢,溫暖的敘述包覆許多尖銳的現實。沒有一般日本電影喜歡以”感動數萬人”為號召,也沒有大多同志電影刻意放大的強烈情感,《彩虹下的幸福》像微微的風吹進心裡,留下深淺不同的影像。電影裡每一個畫面都有種安靜的和諧,構圖明朗,是一部相當舒服的電影。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參加台北的一個展覽。第一天中午跟一個同事先去吃午餐,幫我拿便當的同事告訴我,秘書小姐特別幫我要求便當的飯要"少飯"。因為我與秘書小姐一直在實行"不留一顆飯粒"計畫,她怕我吃不完。一邊心想秘書小姐真是貼心,卻才驚覺我愛池上便當,他們的米飯可以吃許多。
會有"不留一顆飯粒"計畫是因為我們各自在新聞看到飢荒的小孩的消息。她的新聞來自非洲,我的新聞來自阿富汗。阿富汗的新聞是在某天吃著泡麵的晚間,轉台到大愛新聞,正在宣揚他們的義行時,我看到了前往阿富汗的慈濟人。不論慈濟給人感覺如何,但他們確實在為一些我們一直忽視的角落做些什麼。鏡頭的帶領,貧窮的景象是一個固定的背景,物資匱乏的土地一滴的濕潤都沒有,風吹揚起的塵土,是風沙?對我們來說是,是行走戶外落在身上,想要盡快洗去的風沙。對阿富汗人來說,加些水,加點豆子,可以煎成餅狀,足以果腹。。。
沒有辦法繼續吃泡麵看新聞,強烈的沉重感覺。大概是無力感吧。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貧窮的國家,也知道很多人瘦到只能看到皮膚直接包覆著的骨頭,骨頭與皮膚間沒有奢侈的脂肪,連存在中間維生的體液組織,都盡可能維持在水分最低的狀態。照片我就不轉貼了,只是增加更多對生命的不忍卒睹。也或許是不忍,不知道如何出力,只好忽視。
只是想吃漢堡裡那塊肉而點的漢堡,為了吃排骨而吃的排骨飯,怕胖只敢吃一口的蛋糕,便當裡不合胃口的菜,只是解渴喝一兩口就喝不下的700cc搖搖,在路上為了解決飢餓而吃的幾口麵包。。。有多少食物我們是為了口慾或是貪圖方便而浪費掉的?剛開始實行"不留一顆飯粒"計畫,我跟秘書小姐還是會貪心多買了鹽酥雞,訂了太大杯的飲料,在公司餐廳無意識地多夾了一些菜。漸漸地,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知道自己拿的食物,自己買的食物就要吃完。吃下自己的貪心自然會變胖,報應來的。
我是標準的"嘴飽眼睛餓",也常自稱吃甜食有另一個胃,對於做得不合格的食物常常只吃幾口。有時候我看著廚餘還想著如果此刻有一群來自非洲的孩子應該把過期的食物也當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吧。唉,是不應該看那個新聞的,感覺離佛門有那麼一點近。我不知道我能做到多好,是不是能一直持續。至少現在,還是想要在能力範圍之內盡量不浪費食物。
之前看過新聞說環保團體希望能夠減少「吃到飽」的餐廳。雖然我對於無限量供應的生蠔,不用一直算價錢的蛋糕,以及物超所值的港式早茶吃到飽仍然充滿無限憧憬,光是寫出來就已經唾液分泌旺盛。如果愛吃如我都能成功克制,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減少對食物的消費。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喜歡悲情的日劇,當初看《一公升的眼淚》後面幾集幾乎是跳著看。歡樂如《交響情人夢》是我的最愛,劇情緊湊,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情節,每個演員都像是從漫畫走出來,搞笑的部分還原更加強漫畫無法表現的部分。純愛如《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此類則是我拒絕往來的日劇。電視劇之於我的功能是我一邊做伸展運動或是敷面膜時的好朋友。如果劇情可以像 2008 冬季日劇《鹿男》一樣就是完美。
週末看完的《求婚大作戰》,當初沒跟到這部日劇,一方面是因為對於"現在"很受歡迎的東西都有天生的排拒感,一如我過了十幾年才開始了解木村的魅力;另一方面是我對於男女主角興趣不大。為什麼這部日劇這麼受歡迎呢?只因為傑尼斯的山下智久?還是青春無敵的長澤雅美?不可能是十二年前花澤類,此劇只能當老師的藤木直人吧 (雖然第一集我真的是靠藤木撐過來的)。
「說出你的願望吧,否則不會讓你如願」住在教堂裡的精靈如是說。在一直沒有表白的青梅竹馬婚禮上懊悔不已的男主角巖瀨健,後悔自己沒能把握機會而無法成為今天婚禮坐在新娘吉田禮身邊的人,那種後悔的程度嚴重到住在教堂裡的精靈看不過去,出來幫他實現回到過去的願望。
劇情想要表達的幾乎是,回到過去可以改變的現在相當有限,不如把握現在創造未來。即使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努力,奇蹟之門就會為你打開,讓你達成心願。要說《求婚》是一部純愛劇,卻靠著小角色串聯出許多爆笑的情節。要說他是搞笑劇,又有幾集曾經為了健徒勞的努力而小小感動。難得的是這是一部原創日劇,並非靠著漫畫或小說讀者組成收視群。連我這種原本打算看幾集藤木就不看的熟齡觀眾,卻還因為劇情除了純愛跟 KUSO 的包裝還有另一層思考的意義,看的津津有味。聽說有人看完之後去跟不敢表白的人告白,比起棒球板上中華隊打進奧運趁亂告白的人有勇氣多了。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