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前年去澳洲出差時,跟客戶公司的一個 Product Manager 閒聊,不知為何聊到了他的人生。他說他是紐西蘭人,年輕的時候在英國混了幾十年之後,最終來到雪梨定居。我猜測他的年齡約在五、六十歲之譜,問他年輕時在英國都在做什麼呢?
那時候的他是個荒唐度日的嬉皮,整天只聽搖滾樂,抽大麻。我心想他該不會是那些見證老搖滾樂團成長的嬉皮們吧。他輕描淡寫的說他曾經在那裡看過 Pink Floyd,隔了幾十年後,我竟然還感受得到那樣的熱度。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是我聽一個見證過那個時代的人話當年,聽他述說這些老樂團的年輕樣貌。覺得那樣很幸福。
可以見證一個時代很幸福,可以從別人才華散發的閃耀光芒中抓到星星的碎片,然後跟多人一起分享拼湊出一閃一閃亮星星,那種感覺真好。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要把自己關在一個地方,沒有娛樂。
沒有電視,沒有網路,只有一台什麼地方也連不上的電腦。
然後,我不會打開電視看無聊的節目,也不會上網看日劇跟影集。
我只會乖乖的坐在電腦前,沈澱浮躁的我,批閱過去兩個月的情緒起伏。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同事們對於科技產品的熱衷,是我以前同事們沒有過的程度。光是團購的產品大部分是 3C 產品跟以前以食物為主就有很大的不同。
某天,一個同事說他家有兩支 iPhone 跟一個 iPod Touch,正在討論裡面的的應用程式以及兩者的差距時,我提出一個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脫口而出的要求:「如果你們要脫手的話,請諮詢我。」就這樣,我終於近距離了解了這兩個觸控螢幕的產品是如何運作,以及兩者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我到現在都還沒有買過任何一台 MP3。第一台認識的 MP3 就是 iPod Classic,因為我家有一個酗蘋果的人。在 iPod 之外,其他品牌的 MP3 我完全沒有概念,心想如果哪天真的要買 MP3 大約只會考慮 iPod。從 iPod Classic 開始,每次有新的型號推出,在我的身邊就會感到一陣熱潮。但是我從來都是看看,體驗體驗,然後,祝福他主人可以好好的跟他生活。
這個週末,同事請我把 iPod Touch 帶回家體驗看看,這次,好像不同,我對於他操控的便利性有了很大的共鳴。除了聽音樂,可以 WiFi 上網,可以看影片,有 GPS 地圖可看,還有超級多的遊戲可以玩,對於我這個小遊戲控有極大的吸引力。加上超美的螢幕,用手指可以控制的翻頁,用拇指跟食指可以操控的圖片放大縮小,手寫板的辨識度在剛體驗的這段期間也很準確,可以閱讀 office 檔案,幻想可以當做一個比記事本還小的小電腦。這樣的話,有了這台 iPod Touch 簡直就永遠不會無聊了。我對 3C 產品有很深的覺悟,「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的道理亙久不變,這台試用的一代 Touch 雖然已經出到第三代,一點也不影響我欣賞他的角度。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最主要的工作,其實就是保持讓我的 e-mail 沒有未讀取的信件吧。明明離開公司的時候已經看完所有信件,該回的也回覆了,該歸到 folder 裡的也歸完了。回到家,吃完飯,還是忍不住打開電腦,看一下下班後發的信後續有什麼發展。洗完澡,在看有沒有新的吧。睡覺前,以免明天早上會驚嚇到,先看過所有的信有個心理準備。早上起床,開個信看看半夜有沒有發信吧。
如果你放一台攝影機跟拍我在公司的時間,應該是大部分都是盯著電腦螢幕的吧。然後你會看到被放在 mail loop 裡面的人,突然走過來跟你抱怨,或是你會突然走到一些人的位置旁邊討論事情,也可能一群人抱著電腦就跑到會議室討論起來了。原來,我們都是靠著螢幕上的文字連起來的。
這些文字不會說話,但是卻左右你的喜怒哀樂跟情緒壓力。如果沒有 e-mail 的話,我應該會打電話打到死吧。發完這篇文章,我又忍不住打開我的公司郵件了。。。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聽歌的習慣會認真閱讀歌詞,常常在歌詞當中得到閱讀的喜悅。如果出自喜歡的歌手、樂團,更會再三咀嚼。不同的情境氛圍下都會在腦海中呼叫一首符合當時情景的歌曲,有時候是旋律適合當下的心情,有時候只是歌詞配合那時的景況。如果是這樣,應該是華語歌曲,或是英文歌曲會讓我有共鳴多一點,發生在日文歌曲,很多時候只是 Mr. Children。
我不算是小孩先生的大飯(big fan 請用日文發音),追溯起來應該是很久以前從日劇當中認識他們的,可能是衛視中文台時代的《青春無悔》,一些正走紅的年輕演員合演,有木村拓哉(後來整個是日劇天王)、武田真治(後來一直演看起來很奇怪的上班族配角),當時的重點是大澤隆夫(一直都忽略著木村)。 那部日劇的主題曲就是我認識小孩先生的第一首歌Tomorrow Never Knows 給我的深刻記憶,從此就時有時無的聽著他們的歌。《天使之愛》的「無名詩」,《Orange Days》的 Sign,《Code Blue》的 HANABI,更不用說《西洋古董洋果子店》幾乎是 Mr. Children 全集。
我一直覺得喜歡看日劇也能認識很多日本優秀的樂團跟歌手,也因此都蠻注意日劇消息。HANABI 是在 2008 夏季日劇《Code Blue》聽到的主題曲,因為是小孩先生,所以會乖乖把片尾看完。一直覺得歌曲的旋律加上櫻井(小孩先生主唱,櫻井和壽)的歌聲穿透了整個劇集表達出很多人生在絕望中透著無奈卻又想要努力憧憬未來的矛盾心情。櫻井的詞曲有一種上升的力量,難以形容,聽他用盡力氣呼喊的歌聲,會讓我覺得即使走到路的盡頭,還是可以從黑暗之中就著一點光芒往前邁進。即使懷抱悲傷或是對未來充滿疑問,未來都會呼喚著我們往前走。整個也太勵志了吧。
究竟有多少的價值呢?
在我如今活著的這個世界裡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