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是第一次在香港唱 K 的我,卻在這趟旅程中第一次找到唱 K 的快樂。
 

曾經在某家公司擔任翻譯的我,跟著老闆及客戶去香港出差時,老闆因為深信自己歌喉極好,便帶了我們一行人去唱 K。原本心情極為興奮的我,因為老闆幾乎從頭到尾搶著麥克風,而客戶也喜歡唱歌,身為小小翻譯秘書的我,只好在一旁加油打氣,幫忙倒酒,也繼續 on duty, 翻譯。
 

這次要去之前就跟朋友約好一定要去唱 K。粵語歌在我還是個青少年的時候佔據我的生活很大一個部份,主要是因為 Beyond的音樂以及港劇、港片的餵養。每每在台灣唱 KTV 時,點了廣東歌的我通常是屬於弱勢的,尤其是當我在唱歌時,場面基本上會呈現一種各忙各的的景況。我只能看著螢幕,硬撐把歌曲唱完。

香港的 KTV 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除了包廂大小以及消費方式不同之外,可以點唱的歌曲其實跟在台灣都差不多,我跟妹妹意外的發現竟然還有黃妃跟黃乙玲的歌。真不知道平常都是什麼樣的人去點他們的歌,也許都是外地遊客如我們吧。
 

到了香港,當然要唱夢寐已久的一些台灣點不到的粵語歌。剛看完音樂會的我,延續藍色足跡之旅,原本只點了三首個人比較喜愛的歌曲,誰知在朋友慫恿之下:「都點啦,都點啦。」我把藍先生在 KTV 裡所有的歌都點了,還好,只有八首。所有的歌曲,大概只有〈自知之明〉最有共鳴,大家一起合唱,除了不是他 fans 的我妹妹。
 

我跟妹妹合唱的第一首廣東歌是〈下一站天后〉,朋友們有點驚訝地說我們唱得還算準確。深不知,我們其實被 Beyond 的廣東歌曲訓練已久。
 

雖然《二樓後座》之後我已經比較少聽 Beyond 的歌曲。尤其像是〈海闊天空〉、〈祝你愉快〉這幾首歌,平常根本不敢隨便亂聽,每次聽到就會想起家駒,而眼淚自然就要落下來。但在前一天,藍先生音樂會裡,聽到他在 band sound 那個部份唱〈海闊天空〉之後,便記下到 KTV 之後一定要點來唱,尤其是朋友說她可以唱得更 rock 時,我們就把持不住,點了好幾首 Beyond 的歌曲。〈海闊天空〉、〈請將手放開〉、〈抗戰二十年〉,以及沒想過可以在 KTV 大合唱的〈再見理想〉。
 

Beyond 大概是香港近代文化的共同記憶,朋友們都跟我們一樣曾經熱愛 Beyond 的音樂,也曾經因為家駒的離去感到難過,甚至都無法獨自聽著不能自己的〈海闊天空〉。但是,他們參加了去年的紀念演唱會,沒有家駒的 Beyond 總有一種空洞的感覺,少了一個身影,其他三個人在舞台上怎麼樣都拼湊不起 B‧E‧Y‧O‧N‧D。這次不去唱 K 也許我跟妹妹也不會再那麼想念 Beyond,並且在唱完 K 之後積極地到 CD 舖尋找 Beyond 2005 演唱會的 DVD。
 

那樣的感覺真的很好,一起唱著我們在台灣無法跟大家合唱的歌曲,一起大聲合唱 "一起高呼 rock 'n roll, 一起高呼 rock 'n roll..."
 
下次,我要再去香港唱 K。。。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tinyuniverse 的頭像
mytinyuniverse

My Tiny Universe

mytinyuniver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